最美街巷丨“质朴灵动”新屋里
开栏语:生态环境宜人、街区安静整洁,景观绿化优美、生活配套完善.....小街巷承载着大民生,不仅关乎居民的幸福指数,也关系到城市的文明指数。为不断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面貌与人民生活品质,南宁市精心打造了一批“最美街巷”,这些街巷有的蕴含深厚的人文积淀,有的充满流行时尚元素,有的散发浓浓烟火气息。经各县(市、区)、开发区推荐,市文明办、市住建局共同筛选,现推出部分具有地域性、代表性的“最美街巷”,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街巷,一起探寻生活之美。
新屋三里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江南街道新屋村,南接五一路,北临江南大道,东邻新福里路,以乡风文化和外来文化相融合,为“全国文明村”注入活力。
新屋三里环境优美。陈峰 摄
(资料图)
“财政+村集体”发展机制跑出项目建设“加速度”
寻常巷陌,百姓门前,关乎民生幸福。为提升改造新屋三里,江南区筹措财政资金483万元投入新屋三里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提升,积极开展“三资”清查,盘活村集体资源,通过招标承包、招商引资、使用权出让、租赁经营等途径,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,2022年村集体收入约720万元。新屋村党总支部积极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反哺村民,给村民带来更多的实惠。
完成消防设施、主干道“白改黑”、停车划线等项目改造,目前全村主干道白改黑率达到100%,巷道水泥硬化率达到100%,建立了一个三层、可同时容纳200余辆车的便民大型停车场,全村环境面貌整洁、畅通、有序、和谐,宜居程度显著提高。
环境提升了,生活的品质也提升了。新屋三里的整治改造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新的变化,有了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“面上统筹+一街一策”改造方案凸显街巷功能定位“人性化”
小朋友在广场里休闲娱乐。陈峰 摄
新屋村还通过“老友议事会”的形式广泛征求和听取居民对街巷改造的想法和意见建议,抓好面上统筹设计施工,排水管网、空中线缆、景观绿化、交通设施工程均按照常规模式进行设计建设,确保项目得到顺利推进。
制定“一街一策”。制定《新屋三里背街小巷整治明细表》,明晰整治目标和整治内容,增强整治工作针对性,景观桥、步道、栏杆、凉亭、庙宇等具体点位和细节部位则采用“一街一策”方案进行“个性化”定制,注重结合新屋三里背街小巷改造特点和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,深入挖掘新屋村作为全国文明村的独有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,形成具有浓厚壮乡文化和岭南特色的江南水乡韵味。
针对村里外来人口众多的特点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齐悦社工服务组织等,增设了篮球场、足球场、健身广场等健身场所,为农村未成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身心健康提供“定制化”服务。针对部分路段仅一侧有建筑的特点,在没有建筑的一侧道路设置景观节点,既解决了两侧杂物乱堆放、车辆乱停放等问题,营造房前屋后整洁、畅通、有序、美丽、和谐的环境,又大大增添了群众步行空间的趣味性,提高道路的步行体验。
“文化传承包容+文明新风”工作格局扩大村里村外“朋友圈”
新屋三里优美的湖居景观。陈峰 摄
坚持因地制宜,以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镇海祠为核心,整合优化公共空间功能,完善公共空间配套,沿池塘周边道路设置有休憩桌椅、健身游乐设施、宣传橱窗、垃圾分类屋等,形成了丰富、优美、独特的湖居景观。
充分利用“四点半课堂”以及周末开展留守儿童课后照护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、航模展演、长卷绘画、红色书籍阅读故事会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,丰富辖区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。建立农民工夜校,加强就业创业方面的培训。开展“我们都是一家人”主题活动,搭建“百姓小舞台”,组织外来人口参加才艺比拼、歌手大赛、街舞大赛等活动,展现新屋村村民包容、和善的村风。
家风文化墙。陈峰 摄
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,以文化育人、以德润人,用积极向上的村庄文化促进村民素质提升,提升全村文明程度。建立健全村规民约,将尊老爱幼、孝老爱亲、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写入村规民约“七字谣”,在全村树立倡导文明健康、绿色环保、崇尚美德的生活方式。弘扬孝文化,创新建立给全村60岁以上老人在法定基本养老补贴基础上额外发放每月200元养老补贴的制度,营造村里尊老敬老爱老的和美邻里氛围。开展平话文化建设,以镇海庙会为依托,组织开展每年节庆活动,增强村民的归属感,激发村民爱村护村建村的责任感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