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茂华:出口增速下滑主要受海外需求放缓、价格因素拖累和去年高基数三方面影响
据海关统计,今年7月份,我国进出口3.46万亿元,下降8.3%。其中,出口2.02万亿元,下降9.2%;进口1.44万亿元,下降6.9%;贸易顺差5757亿元,收窄14.6%。按美元计价,今年7月份我国进出口4829.2亿美元,下降13.6%。其中,出口2817.6亿美元,下降14.5%;进口2011.6亿美元,下降12.4%;贸易顺差806亿美元,收窄19.4%。
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金融界表示,出口增速下滑。主要受到海外需求放缓,价格因素拖累和去年高基数三方面的影响。
【资料图】
1,海外需求放缓。海外高利率、高通胀对内需抑制影响逐步显现,在加上近两年欧美居民部分商品消费转向服务。数据显示,我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仍处于收缩区域;去年11月以来,欧美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持续下滑,我国对美、欧、日出口整体呈现下滑走势。
2、价格因素拖累。受全球供应链逐步修复,国际能源、金属、农产品等商品价格持续回落,拖累外贸商品价格持续回落,外贸出口价格支持因素减弱。数据显示,2023年6月中国出口价格综合指数下滑19.4%,连续4个月下滑;数据显示,国内多数出口商品的均价同比继续明显收缩,这对7月的出口金额表现构成拖累,其中,钢材、肥料等产品量增价跌,集成电路、手机、液晶平板显示等出口量价齐跌等。
3,高基数拖累。近三年我国外贸出口表现超预期,基数明显抬升,随着全球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,产业链供应链恢复,我国外贸也逐步向常态回归。
但国内出口展现韧性,结构持续优化,工业延续升级态势。1-7月外贸出口(人民币计价)同比1.5%,这是在全球需求放缓和我国外贸高基数环境下取得的;国内对东盟、一带一路延续国家出口同比保持增长;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.4%,机电产品出口占比58.1%,其中,汽车(包括底盘)同比增长118.5%,汽车配件同比增长17.7%。
进口下滑幅度扩大。主要受国内需求复苏偏慢和进口价格回落影响,其中价格因素影响相对更大。
1、国内需求复苏偏慢。国内商品零售数据增速仍低于常年水平,制造业活动扩张偏弱,显示目前国内内需复苏 偏弱仍是主要矛盾。国内处于伤痕修复期,宏观政策逐步显效,居民和企业信心逐步恢复阶段,国内需求复苏趋势明朗。
2、价格因素减弱。今年以来,由于能源、原材料等商品价格持续回落,降低了我国外贸进口整体成本。数据显示,铁矿石、原油等商品进口数量增加,但进口金额同比下降。
周茂华认为,全球需求趋缓、价格因素对全球外贸表现构成拖累。中国外贸出口除了全球需求趋缓、价格因素,还面临高基数影响,但预计年内价格因素和高基数影响将有所减弱。
出口继续承压,但预计降幅有望收窄。一方面,欧美主要经济体高通胀与激进加息对内需滞后影响逐步显现,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持续低迷,对我国外贸前景构成不确定性;但另一方面,我国外贸韧性足,出口价格及基数影响有望减弱。预计年内外贸出口增速下滑幅度逐步收窄。
进口有望逐步改善。主要是国内经济稳步修复,宏观政策积极支持,促销费和稳投资政策落地见效,房地产企稳复苏,有望带动进口改善;同时,商品进口价格拖累有望减弱。从7月制造业PMI指数原材料及进口分项指数呈现边际改善迹象,反映随着国需求逐步回暖,企业转向主动补库存,进口需求将逐步恢复。
本文源自:金融界
关键词: